124. Binary Tree Maximum Path Sum

124. Binary Tree Maximum Path Sum

這一題是後序遍歷的經典題目,後序遍歷的精神就是先將子樹的問題全部解決,再開始處理跟節點的問題,這一題要怎麼想到的確是屬於困難的題型。

既然是樹的題目,一定少不了遍歷,既然有遍歷,又因為是要找路徑,所以 BFS 廣度優先搜索,不是很適合,那看來就剩下使用 DFS 深度優先搜索了。既然是 DFS 就是一個遞迴的關係式,DFS 又分前序、中序、後序遍歷,前序和前序遍歷的話都不太對,因為我們應該要知道兩個子樹的狀態,才知道我要怎麼在根節點處理,那就只剩下後序遍歷了?

可是後序遍歷合理嗎?這裡要思考的是,在遍歷的時候,我們要知道哪個資訊?在這個題目,我應該要我知道左子樹的最大路徑總和,還有右子樹的最大路徑總和,這樣的話也可以找到在此跟節點,該往左子樹才會得到最大路徑總和,還是右子樹可以得到最大路徑總和?

這個概念如下圖:這個題目會告訴我們,當我站在該節點上,我應該要往左邊走,還是往右邊走,可以走到最大的路徑總和,但是這個解法的答案,從根節點出發,並不是題目要的。題目要問的是一棵樹裡面,任意兩個節點之間的總和要最大

#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.
# class TreeNode:
#     def __init__(self, val=0, left=None, right=None):
#         self.val = val
#         self.left = left
#         self.right = right
class Solution: 
    def maxPathSum(self, root: TreeNode) -> int:
        def traverse(node):
            if not node:
                return 0
            left = max(traverse(node.left), 0)
            right = max(traverse(node.right), 0)
            return max(left, right) + node.val
        traverse(root)
        return ans

因為想到上面的解法,其實很接近我們要的答案了,可是在面試的時候沒有開啟上帝視角,不知道到底缺了什麼,是方向錯誤了?還是理解題目錯誤,這個時候我會認為適時的和面試官討論(加分)是有幫助的。因為他們才是有開啟上帝視角的人,其實這個題目的最後一部分也不是難到真的完全想不出來,畢竟真的只差一點點了,但是這個筆記在討論的都是在處於面試壓力底下,要怎麼樣快速地把自己的知識點整合起來找出可行解

上面寫到一半的程式碼可以知道一件事情,那就是每一次拿到的左子樹與右子樹的答案,都是從該節點出發可以獲得的最大值,也就是說如果我把「根節點的值、左子樹回傳的值以及右子樹的值」都相加起來,得到的就是,「經過該根節點總合最大的路徑」,又因為我們會遍歷所有的節點,所以我們會知道「所有節點總合最大的路徑」。

這其實也是這個題目困難的地方

{% hint style="info" %} 一般而言,遞迴的目標是在找到最優解,可是這一個樹的題目,遞迴的目標在於遍歷整棵樹,而真正重要的是要在遍歷的同時,去紀錄我們所需要的目標。{% endhint %}

#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.
# class TreeNode:
#     def __init__(self, val=0, left=None, right=None):
#         self.val = val
#         self.left = left
#         self.right = right
class Solution: 
    def maxPathSum(self, root: TreeNode) -> int:
        paths = [] # observer 
        def traverse(node):
            if not node:
                return 0
            left = max(traverse(node.left), 0)
            right = max(traverse(node.right), 0)

            # observer 
            paths.append(left + right + node.val)
            return max(left, right) + node.val

        traverse(root)
        return max(paths)

上面的寫法在 LeetCode 上面沒有寫出來,我覺得滿可惜的,因為如果有上面的想法,會更容易理解題目想要問什麼,時間複雜度其實是差不多的,當然空間複雜度有差,可是如果寫出上面的寫法後,就容易優化成更優解。

下面的做法是優化空間複雜度的方法,既然我們都知道了觀察員模式,那觀察員只要在遞迴的時候不斷的觀察且紀錄最大值就好。

#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.
# class TreeNode:
#     def __init__(self, val=0, left=None, right=None):
#         self.val = val
#         self.left = left
#         self.right = right
class Solution: 
    def maxPathSum(self, root: TreeNode) -> int:
        ans = float('-inf')
        def traverse(node):
            nonlocal ans
            if not node:
                return 0
            left = max(traverse(node.left), 0)
            right = max(traverse(node.right), 0)

            ans = max(ans, left + right + node.val)
            return max(left, right) + node.val

        traverse(root)
        return ans